多個部門聯合開展以"消費與安全"為主題的宣傳咨詢服務活動,現場受理市民的咨詢、投訴和舉報。
昨日是"3·15"國際消費者權益日,惠州市各縣(區)工商局、消委會聯合當地質監、鹽務、煙草專賣、農業等職能部門開展以"消費與安全"為主題的宣傳咨詢服務活動,在全市共設立15個咨詢點,現場受理市民的消費咨詢、投訴和舉報,同時指導市民如何辨別真假商品以及如何維權。在位于市區濱江公園的主會場,記者了解到,市民咨詢投訴的問題大多集中在煙酒、家電質量及售后服務等方面。
如何辨別假酒?
支招:二次包裝會在瓶蓋處留下蛛絲馬跡
"哪一瓶酒是真的,要怎么辨別啊?"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,前來咨詢和投訴的市民大都比較關注煙酒、日常用品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真偽問題,到現場咨詢如何辨別香煙、洋酒、食品、洗發水等商品真偽的市民絡繹不絕。
"春節期間我就上過當,買了兩瓶假酒,現在的假貨太難分辨了。"咨詢臺前,市民何先生向工作人員請教如何分辨真假白酒。據了解,春節期間,何先生為了招待親朋,到市區一個小商行買了兩瓶白酒。從外表上看,兩瓶酒沒有任何問題,但開瓶后一喝,大家就發覺味道不對。"買到假酒,在親戚朋友面前丟面子不說,最怕是用工業酒精兌出來的,喝了對身體造成影響。"于是,他今天專程來到現場,咨詢真假白酒的辨別方法。
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,市面上的假酒多數采用回收舊瓶,兌入劣質酒后重新包裝進行造假。由于是二次包裝,所以會在瓶蓋處留下蛛絲馬跡。消費者在購買酒類時,一定要細心,通過查看瓶蓋是否光滑、形狀是否統一、蓋上圖案及文字清晰與否等進行辨認。
市價幾元的零件為何收幾十元?說法:如維修人員亂收費,維修中心也要擔責
昨天一大早,市民駱女士就來到濱江公園主會場,向工商部門反映兩家品牌家電定點維修中心存在亂收費的問題。據了解,2011年,駱女士在市區國美電器購買一臺萬家樂牌煤氣灶。根據售后服務手冊,廠家在商品售出后一年內實行保修。但保修期一過,她家里的煤氣灶就出現打不著火的問題。駱女士隨即聯系了銷售商,由于保修期已過,商家就向她提供了廠家定點維修中心的電話,讓她聯系工作人員上門維修。
"過了保修期,我也知道叫人維修需要花錢,但他們的收費標準實在是讓人氣憤。"駱女士告訴記者,維修人員上門后對煤氣灶進行了檢查,并告知他是點火器壞了要更換。在修理完畢后,維修人員向她開具了相關票據。維修人員一共收了她90元,其中上門服務費30元,檢查費30元,更換的點火器也要30元。"這也太不合理了吧,收了上門服務費還要收檢查費。后來,我也到五金店問過點火器的價錢,發現也只要幾塊錢而已。"駱女士說。事后她與維修中心反映這一情況,負責人只是簡單回應這是維修人員的個人行為,會對他進行批評。
本以為這種情況只是個案,但不久后駱女士又遇到類似情況。這次是家里的格蘭仕微波爐在保修期后出現問題。同樣,廠家定點維修中心也派人上門進行維修。在更換了一個二極管后,維修人員收取了她60元的費用,其中也包括檢查費和更換零件費。
在了解相關情況后,工商部門工作人員隨即讓駱女士進行登記,并表示將對事件進行跟進調查。如果維修人員真的存在亂收費行為,那么維修中心也必須擔負相應責任,賠償駱女士相關損失。
ATM取款被騙銀行是否擔責?說法:若銀行存在管理疏漏應當賠償儲戶損失
在司法局咨詢臺,市民楊小姐向工作人員咨詢在ATM取款被騙,銀行是否需要承擔責任的問題。據了解,上月29日,楊小姐前往某銀行麥地南支行柜員機取款500元,不料操作完畢不見吐鈔,著急之下楊小姐撥打了該銀行客服專線,但語音服務介紹還沒聽完,她就看到了柜員機下方貼了一張"故障專線"紙條,隨后就改撥"故障專線"。結果在對方電話"指引"下,楊小姐賬上19863元存款被轉走,她才發現自己上當了。事后,楊小姐要求銀行對此事負全責,賠償其損失。但銀行方面則表示,當事人是自己動手轉賬出去,有賠償要求應當走法律程序。
據司法局工作人員介紹,楊小姐被騙走19863元,屬于數額較大,事后應該及時報警,要求警方立案查處。至于銀行對此事是否存在責任,該名工作人員表示,銀行設立的自動取款機屬于營業網點,銀行負有保障客戶取款安全的義務。若銀行存在自動取款機被貼上詐騙電話而沒有張貼防騙提示、ATM機被不法分子控制等管理疏漏,則是沒有盡到保障客戶取款安全的義務,就需要承擔相關責任,賠償儲戶經濟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