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將時間倒退二十年,你會發現當時的企業、工廠、商鋪等經營者,大多沒有專利申請這個概念。
就像我國不少文化遺產被韓國搶注一樣,專利如果不及時申請,對研發專利的企業來說是相當麻煩的。
只有通過專利申請,企業才能獲得專利權,并得到我國專利保護相關法律的支持。
某些以代加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企業和工廠,自然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。但近幾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,及各種因素影響,我國的“廉價加工廠”形象已失去吸引力。再加入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是在近十年間才建立完善起來,因此大量的山寨企業讓外資投資者對中國望而卻步。
為了保證國家的核心競爭力,我國近幾年也不斷提出諸多鼓勵創新科技的方案,及提供前所未有的資金、政策支持。很多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家,也紛紛明白只有擁有了自己的專利,才能讓企業擁有立足于市場甚至立足世界的資本。
注冊專利后,企業除了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外,企業還擁有了能長期獲得利益回報的條件。擁有專利的企業也在自身所在行業里擁有了身份、地位的象征。擁有專利更能讓企業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中的一員,能得到創新基金等支持,繼續研發項目和制定科技計劃,所以專利注冊是每個擁有專利的企業必須完成的程序。